「口述歷史」的初稿交出後,
學校建校歷史回顧工作小組召開了會議,
據聞會議中,
本科與另外一科的初稿竟被選為完成度較高的作品,
老闆還被指名起來分享工作執行的心得,
兩科的初稿且影印分發給各單位當參考呢,
老闆後來還慰勞科裡同仁每人一杯咖啡。
事後看了當日的會議紀錄,
大多數稿件有問題的單位多是因文稿著重在創科人物的書寫,
內容太接近個人傳記,
較不符合學校要求的以描寫其他人事、特殊的事蹟、難忘的小故事來帶出各科的獨特性與初始精神的宗旨。
這麼看來幸好我和T老師提及了一些當時因設備不足在製備學生實驗材料時的趣事,
C教授也提供了當時學生的生活,
稍微切中了學校希望的方向吧。
不過看了同樣分發供參考的另外一科文稿後,
卻讓我頗為汗顏。
這才是接近「口述歷史」啊!
有明確的創科時間,
老師聘用及到校年月,
科室地點變遷紀錄,
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影響,
文末還條列歷年大事記,
真是學校要的標準範本啊。
反觀本科雖然多了些「軼事」描寫,
但對於人事組織、重要大事記,
因為年代的不確定只能省略,
故充其量只能算是「事蹟回顧」,
離「歷史」恐尚有不小的差距吧。
但想想至少學校那初步過關了,
就別太苛求了。
初稿經過學校的國文老師修改,
包括潤飾文字和修訂標題,
我心想應該算是完工了吧,
不想尚未結束哩。
會議後數日,
副校長親自致電給老闆,
希望我們補充當時科內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影響。
進入到文稿階段若還有什麼工作自然都是我和T老師擔了,
可惜我用網路搜尋沒什麼收穫,
只好胡亂補了幾句打算就此交差了事。
T老師不知道是否給另一科的文稿激發了鬥志,
或是太不滿意我們先前的初稿,
似決定大刀闊斧修改。
她再次打電話找Y先生,
又聯絡到另一位自本科轉任他校現已退休的教授,
重新詢問初稿裡一些不確定的時間、人事紀錄,
另外也頗幸運的這位退休教授告知了不少當時他協助參與的研究內容。
T老師多次電訪退休教授和Y先生,
還另外聯繫了幾位相關人之後,
她說總算對當年那段時間的人事和一些事蹟比較有個輪廓了。
除了電話查詢訪問,
二度修改的稿子也完全由T老師操刀,
難為她補充了比初稿多出近一倍的內容,
包括學校要求的研究內容,當時科裡的人事組織,
以及創科時期幾位主管的精神和影響。
我做的也就是幫忙看看稿子,
討論用字遣詞的修飾,
實際出力最多最辛苦的其實是T老師一人啊。
七月中旬,
學校規定所有書寫創校歷史回顧的單位交稿期限前,
總算再次交出了修改的稿件。
T老師和我是覺得修改後儘管還有許多不足,
比起初稿來較有個樣子了。
至於學校方面對稿件是否滿意,還有沒有意見,
也許要到下次工作小組會議召開後才見分曉吧。
說到這次「口述歷史」任務,
T老師花費的時間是其他同仁的數倍數十倍,
真可謂鞠躬盡瘁啊。
只是其他同仁,
是否知道負責寫稿的我們付出的心力呢?
或許我只能阿Q的自我安慰凡是盡力就好了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