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去參加某個block結束後的學習評量回饋,遲了幾分鐘進到教室,只有最後五排擠了學生,前頭約十排幾乎全空。整個block應該超過20位授課老師吧,竟只有我和一位撰寫這個block PBL教案的醫師到場,連block主負責老師也未現身,場面好不冷清!回饋在30分鐘內便草草結束。不禁讓我再次思索日後該不該再來參加這種已是虛應故事的「回饋」。

該怪學生冷漠嗎?實際也有欠公允,撇開考前數天熬夜K書睡眠嚴重不足不說,學生剛考了整整兩小時的試,午飯可能也沒好好吃,就得接著出席回饋會議,體力確實也是一大負荷。可是就在一年前,他們剛進入整合課程時,回饋會議上也是有七八成的出席率,回饋意見亦頗踴躍,但一年後﹙也許不到一年﹚,學生已無參與回饋的熱情。至於老師,由於一個block差不多都是固定某一批老師授課,現在還會在自己上課的block回饋會議上露臉的老師早是屈指可數了。

邁入第四年的整合課程,看似一切都上了軌道,對老師而言,一樣的授課主題,頭一年備課辛苦些,再來多少便輕鬆些了。學生呢,每一年有一批進入這整合課程,想辦法儘可能在短時間內適應緊湊的基礎接臨床上課內容、大量的共筆、每週一次PBL討論加上找learning issue、每兩三個星期便要「爆肝」一次準備block期中期末考試的生活,如此週而復始,要循環15個block,近30次,兩年。

學習評量意見回饋,系上原本的立意自然是好的,希望藉著學生反應的意見作為日後的修正改進,除了每個block結束後有回饋會議,學生還須填寫該block的問卷,包括對block每位授課老師的教學評量。另外每個PBL教案也是有對教案、tutor和同組同學的評量意見回饋表。然而這些隨著每個block、每個PBL教案而產生的大量評量資料和回饋意見,是否確實整理統計後並發送給相關師生,供主負責及授課老師參考?很遺憾的,回饋成效似乎是必須存疑的。

就每個block結束後的回饋會議,原本是最直接的師生意見交流場合,但以學生的立場,對已結束的block提供意見大概純粹是造福下一屆的學弟妹,並不能給接下來要進行的block提供前瞻性的改進,因為不同的block由不同老師負責,主負責老師通常只出席自己負責的block(系上或許曾要求各block主負責老師列席,但以主負責多為忙碌的臨床醫師,次次列席恐有困難),若學生意見無法縱向傳遞下去,或多數問題僅得到「好,我們會檢討,明年再改進」的回應,幾次會議下來,在剛考完試的疲憊加上反應成效未獲有效回應下,學生可能就怠於出席,疲於反應了。另外學生若對某位老師授課方式或內容有略為負面的意見,亦可能礙於師生禮節不便直接傳達。甚至就我個人所見,這些老師可能從不出席回饋會議,就像老師抱怨學生上課出席率不佳,挨罵的永遠是乖乖來上課的學生一樣,毋寧是有些諷刺。因此幾年下來,除非主負責老師硬性規定學生出席回饋,否則總是block 1出席最踴躍,其後block依次遞減。我曾列席最後一個block的回饋,唉,不提也罷。

此外以讓學生劃記電腦卡片方式在每個block結束所做的block內容和授課老師教學評量,實施以來我從未見過學生的評量意見結果公布過。本系的學生人數雖多,往常上網填寫教務處要求的教學評量的比例本來就不高,進入整合課程後,學生已在每個block做過老師的教學評量,自然不會再填教務處要的教學評量了。因此在教師個人資訊網頁上看到的教學評量,都是上別系課程的評量結果,卻獨缺本系課程,豈不怪哉!

至於PBL,學生對tutor的評量意見曾經公佈過一次,但已是整整兩年前了。身為PBL帶組tutor,學生的評量tutor的意見不論好壞,總是一個修正改進或繼續保持的參考。每個PBL教案也有帶組tutor對教案的意見調查回饋,我自己多半會以帶組討論時的心得把個人對教案的意見反應上去。可惜的是,從今年一個與去年一模一樣的教案中,我發現去年我提出的一些有錯漏的地方完全沒有修改,仍維持與前一年一樣的錯誤,霎時覺得填寫意見的自己真是個傻瓜。

人的身體要藉著體內各種正向負向回饋機制來調節生理恆定,一個得不到回應的回饋,很容易就會枯竭。我個人認為,徒具形式的回饋會議、石沉大海的意見反應,年年一成不變的排課方式,只會澆熄老師與學生對整合課程投注的熱情與心力。當年在匆促間上路的整合課程,是否已臻完備應還有討論空間,而當一切變得理所當然無可無不可時,也許就阻礙了整合課程再進步的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atherchang 的頭像
    featherchang

    絮絮叨叨

    feather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