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描述朝鮮名醫許浚生平的韓劇「醫道」﹙又名「許浚」﹚裡,
有一橋段演到惠民署醫術精良嚴肅自持卻仍小姑獨處的資深醫女,
面對種藥署員熱烈示愛追求依舊不假辭色,貌似毫不動心。
某日此醫女突然病倒,
因症狀忽冷忽熱被某醫官診斷為瘧疾,
用瘧疾藥卻不見效。
後經許浚診治方知該醫女乃罹患「室女病」……,

「室女病」是什麼病呢?
劇中許浚的解釋與百度百科詞條頗接近,
乃是「女人血氣旺盛想結婚生子,但是一過了適婚期仍然獨處就會陰陽失衡,導致陰盛而陽卻不足,即使想取得陽氣卻不得,而產生內心交戰」,
用藥治療仍屬治標,解決之道則需陽氣灌注方是治本。

劇中當該醫女的長官告知其病情時,
長官醫女語重心長道「心裡所想的,身體會幫你說出來」
醫女得知病名時自是羞紅了臉,
卻也懂了正視自己內心,與種藥署員成就一段姻緣……

我好端端的說長篇韓劇裡的一小小段插曲是幹麻來的?
倒不是什麼滋補養生陰陽調和之類的,
而是那句「心裡所想的,身體會幫你說出來」呀。

話說距今時間已不可考的某日,
突然發現左膝上方有一約莫指甲大小的斑塊,
邊緣界限還算明顯,
斑塊內角質似乎有點厚,摸起來略微粗糙。
本以為是黴菌長了癬,
擦抗黴菌藥卻不見好,
反正不痛不癢,就放著沒再去管它。
但我這人有個毛病,
身上伸手可及之處有什麼異於平常的東西就老愛去摸它或摳它,
特別是這個斑塊就在膝蓋上方,
坐下時正好就在手習慣擺放的位置,
所以我三不五時便抓抓摳摳,
看能不能把它給摳掉。
前一陣子小腿有傷口擦抗生素時,
也順手擦了些在斑塊上頭,
斑塊似乎軟化了些,莫非抗生素有用?
如此塗了一兩週抗生素,它依舊頑強的待在原地,
摳它時表面就軟化些,不管它時又回復粗糙角質狀,
雖然看了讓人略感刺眼,卻也懶得為此特別去找醫生,
便與此斑塊繼續共存相安無事。

另外在頸後接近髮尾處,
有一歷史更久的扁平突起,
摸起來差不多就像顆大點的痣吧,
本也以為是個痣,
但我屢屢坐著或想事情的時候就忍不住去摳它的結果,
常常摳到又癢又痛還結成痂,
結痂時我更想一鼓作氣把痂給摳掉。
會摳到痛癢結痂,應該不是痣了,
也不知該用肉疣、丘疹還是斑疹稱之,
它雖位在頸後我見不著,
但是總下意識的手老往它那兒招呼,
如此突起便由扁平→癢、痛→痂反覆循環,
恐怕也已經有數年了。

近日因其他問題去看皮膚科,
就順便請醫師瞧瞧左膝和頸後這兩處,
醫師一看便說是壓力引起的疹塊,還翻了書給我看,
病名記得不很清楚,只大約聽得「壓力性癢疹」,
回來查了查網路,
大概就是神經性皮膚炎、節結性癢疹一類的疾病吧。
醫師說我大概是壓力太大,皮膚長了疹子後又去摳抓減壓,
若不小心抓破導致細菌感染反而麻煩,
聽得我心裡直呼好險,
特別是頸後的疹子已被我摧殘數年幸好皆未真感染過,
真是上天垂憐!
醫師在疹子上塗了液態氮,開了藥回去擦,
膝蓋的疹塊擦藥後我趕緊貼上OK繃,
這樣至少手摸過去的時候還有道OK繃防護,
免得再遭我毒手蹂躪。

皮膚疹子是因為壓力、焦慮或憂心而起,
這可是我未曾想過的可能。
我一直以為自己心境不是那麼形於色,
縱有壓力也全然沒想到會以皮膚病變形於外。
或許在我自詡情緒控制尚稱得宜之時,
我未能察覺的壓力在身心無法吸收後,
就以長疹子的方式釋放,這是它尋得的出口;
而我不能遏止的抓它摳它,
莫不正是宣洩壓力的管道?

想起這學期導生家聚時,
有家寶寶問我是不是心情不好,
覺得我不太開心。
當時我斬釘截鐵的否認了,
倒也不是嘴硬,而是似乎真未感覺有何不快之事。
但想來也許是腦海裡不時閃過:
該怎麼指導剛新收的毫無相關背景的研究生?
研究的主題該如何設定?
revised的稿件要趕快submit……
是這些躍進腦中的
工作上的事讓我神情不自覺嚴肅嗎?
還是我其實並不那麼了解自己?
我也遠非自以為的灑脫?
皮膚上不痛不癢卻頑強存在的疹塊,
果真是我未能覺察未加宣洩的壓力出口?

我知道自己向來會以暴食釋放情緒壓力,
這些壓力出口日積月累,
便是日益堆積的肥肉和脂肪,
得更加小心控制的血壓和血糖,
愈來愈不中用的體能和心臟,
現在壓力出口又多了一項,
就是處處發疹的皮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atherchang 的頭像
    featherchang

    絮絮叨叨

    feather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